编者按:自2010年广东东莞市某化工企业违规销售掺混二甲醚的液化气引发对二甲醚的争论以来,2012年、2013年央视分别在3.15晚会以及消费主张等栏目公开声讨违规销售掺混二甲醚的不法行为。随着《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二甲醚虽然作为液化石油气的替代燃料具有了合法身份,但其标准里明确规定,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只能纯烧,而且要求专瓶专用,严禁与液化气掺混使用。 

夹缝中的二甲醚产业

二甲醚

二甲醚由于自身含氧属于富氧燃烧,热效率高,另外二甲醚燃烧后没有残留物,不起黑烟,且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极低,是理想的替代液化石油气的清洁能源。资料显示,每千克二甲醚的热值是8600大卡,每立方米二甲醚热值是15475大卡。天然气每立方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每千克液化气热值为11000大卡,每立方液化气热值为25200大卡。从热值上来看,二甲醚要远远优于天然气。而且近年开发出预混加热技术,在优化设计新型灶具的炉芯的同时,配合合理的燃烧技术,可以充分燃烧。这样,二甲醚的有效热值就与液化气接近,甚至超过液化气。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小区住户生活能源多已转变为天然气,除了管道煤气、管道液化气以及管道天然气以外,管道二甲醚已在部分地区进入住宅小区集中供气。据住户们反映,由于二甲醚气源充裕,气压稳定,即使在用气高峰,二甲醚专用灶火苗依旧旺盛,且燃气费用较其他气源低廉且比天然气热值要高,二甲醚作为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不是梦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新建燃煤锅炉将受到严格控制。这将为二甲醚纯烧提供又一了市场。
    然而,由于主流媒体此前的负面报道以及二甲醚厂家的麻木延误了二甲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甲醚产业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从源头上杜绝掺混,从而促进二甲醚纯烧市场的推进及规范。

二甲醚完全可以走纯烧之路

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能源,二甲醚完全可以走纯烧之路,工业窑炉、工业锅炉、燃气中央空调以及城镇住宅小区集中供气等领域。另外,二甲醚还可在钢材锻造加热、金属熔炼加热、燃气中央空调、工业烤漆和环氧树脂粉末加热固化、化工反应吸热装置等方面大放异彩,二甲醚自从受国家推崇以来,一直与液化气掺混使用,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引导以及下游用途开发不力等多重利空因素制约,以致二甲醚发展受限。

新能源汽车   氟利昂替代制冷剂

二甲醚新能源已有市场需求和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在我国西北、西南和煤炭产地及时启动二甲醚车用新能源推广计划,使这种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果、对我国能源安全有战略意义的车用新能源尽快造福社会。

二甲醚汽车

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

制冷剂

发展建议

冲装

从2008年国家推崇二甲醚以来,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民用液化气掺混20%比例的二甲醚是可行的。这种观点亦教会了不法商家,据金银岛了解,20%的掺混比例在业内尚数少的,部分不法商贩接着此论调去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也误导了二甲醚厂家,使他们疲于开发二甲醚下游产业,如按照20%的掺混比例寻找二甲醚出路,对于年产千万吨以上的二甲醚产业无疑相当于“杯水车薪”。部分企业内人士亦有因产能较小,二甲醚不愁销等论调自鸣得意,很显然,20%掺混比例远远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所以综观二甲醚产业发展,掺混已使二甲醚产业走进了小胡同,且随着时间的延伸,产业道路越走越窄。
    那么,有没有缓解目前二甲醚产能过剩的有效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纯烧!
    1、现有二甲醚产能1469.3万吨,其中长期闲置341万吨,长期开工的装置开工率仅三成,造成了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2、二甲醚、液化气、天然气经济比较。
    每立方二甲醚、液化气、天然气热值为15000、25200、9000,经济性能比较液化气优于二甲醚优于天然气。 
    3、由于国内化工行业对液化气深加工需求,液化气资源严重不足。2014年与2015年国内液化气需求量分别在3440万吨及3920万吨,液化气2014年及2015年的产量分别为2298万吨以及2310万吨,其中2014年与2015年液化气总进口量在710.14万吨和1170万吨。液化气已无法满足人们正常需求。
    4、建议制定和实施二甲醚运输标准,使二甲醚具备运输条件。
    5、建议民用灶具标准修订为二甲醚、液化气均可使用的标准。
    6、建议制定居民用二甲醚专用钢瓶国家标准。
    7、建议国家出台推广相应政策。

结语

二甲醚产业多年来由于缺乏相关国家政策引导以及非法掺混备受诟病,但从以上方面来看,二甲醚产业并不是“鸡肋”。但真想要做到重放异彩,就必须摒除传统观念。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牺牲整个产业的做法在现在看来是极不理智的。随着用户对二甲醚的深入了解,其产业发展也更为规范、绿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二次能源新生代的梦想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